學歷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
經歷
現任:
1. 國立成功大學管理學院EMBA 執行長
2. 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系 教授
3. 行政院教育部科技管理顧問室 「SoC晶片行銷管理」 課程主筆
4. 行政院勞委會 「行銷管理」兼任講座
5. 考試院國家文官訓練所 「知識經濟與管理」兼任講座
6. 成功大學企業管理文教基金會 董事
7. 成大企業管理協進會 名譽理事
曾任:
1.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管理學院 院長
2. 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系 系主任
3. 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所長
4. 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系 管理教育推廣班 班主任
5. 國立成功大學企研所博士班 策略管理組 召集人
6. 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系及研究所 推廣教育委員會 召集人
7. 國立成功大學國際商業經濟學生會(AISEC) 指導教授
8. 行政院青輔會青年貸款委員會 審查委員
9.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 「知識經濟與管理」兼任講座
今天我們很高興專訪到成功大學管理學院EMBA執行長蔡明田蔡博士.就這方面我們請他跟我們分享,目前EMBA的一些面向跟問題。
Q1 : 國內EMBA的發展趨勢為何?
A :目前EMBA的發展趨勢,我認為有兩個方面非常重要,一個是「國際接軌」,另一個則是「產學合作」。
在國際接軌方面,我們面對的是全球化,所以ENBA的課程規劃,必須跟全球各個知名大學要能夠接軌。
另外產學合作方面,ENBA的課程不能脫離現實。也就是說除了理論上的教學之外,更重要的是要能與實務、產業面相結合,這樣的話才能訓練出一個優秀的EMBA學生。
Q2 :成大的EMBA特色為何?
A : 成大的EMBA有三個特點。
第一:國際化;第二:產學合作;第三:務實。
成大把這三種特色融入課程。譬如以課程安排來說,去年我們曾經安排「兩岸個案研討課程」。這個課程我們是跟中國科技大學合作,在蘇州做兩岸的個案研討。我們的安排是三分之一的課程在大陸研討、三分之一在台灣寫作、三分之一回到台灣做個案心得研討。
另一個課程是「中華文化與經營管理研討會」,這個課程也是三分之一在大陸參與研討會,學生被要求要參與研討會,然後回來台灣寫心得。心得報告寫完之後,還必須在課堂上做交叉分析研討。另外還安排有實習的課程,實習也佔三分之一,學生必須寫實習心得報告,然後在課堂上與不同行業的同學們彼此研討實習之後的心得。
在「國際課程」方面我們是跟港澳大學合作,學生約有一半的課程是在港澳上課。例如去年是在香港城市大學、澳門科技大學上課,課程全部都以英文來上課,兩校各上12小時,另外還有到深圳大學,由該校的管理學院院長替學生們上課。
這個課程還包含產業實務教學,先是安排參觀東莞工廠的製程,然後在以視訊會議方式和身處台灣的台商董事長,進行實務學習交流。除了東莞,在珠海也有安排相同的課程。
除了大陸之外,我們也前進東南亞。去年我們也跟曼谷的亞洲理工學院合作,安排學生到曼谷做實際的學術研討以及產業研究。在國際化、產學合作、還有務實方面,成大的確做了非常大的努力。
Q3 : 現代的企業、中高階主管們都在談論EMBA,對於企業而言,EMBA所代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?
A : 我認為EMBA是一種回流教育。能夠成為企業中高階主管的這些人,離開學校至少都有5年以上,有些甚至超過10年,而這些中高階精英們在企業中已經是非常有成就的。但是因為整個環境市場不斷的在改變,中高階主管們更應該要吸收「更新」的管理知識,所以我們設立「成大EMBA」,EMBA除了是一種回流教育,我更認為它是一種「生涯教育」。
我們為每一位不同的學生規劃他們所實際上所需要的EMBA學程。EMBA的學習環境也是一種人脈平台。中高階主管們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大都是與本身產業裡面相關的人,但對於所屬產業之外的人接觸並不是那麼廣泛,所以「成大EMBA」提供學生一個良好的人脈平台,讓這些不同背景產業的人能夠在這裡拓展領域,更增添他在不同行業領域的知識與交流。
Q4:EMBA的學生通常來自於各行各業,在不同領域的背景影響之下,您認為,對這些學員來說他們所獲取到的最寶貴的是什麼?
A: EMBA的學生是來自不同的行業,例如「成大EMBA」,我們有來自醫界的學生,像醫師、護理長,甚至還有很多醫院的院長;有來自法界的,譬如說有法庭的庭長、法官、檢察官、律師等;商界的部分幾乎是裡面最多的;也有教育界,有大學校長、中學校長;政治界的地方官員、政府的官員,甚至我們學員裡面也有軍方的高階將領。「EMBA」環境提供一個交流的平台,能夠讓擁有不同的觀念、背景的人在這匯集、交流他們的看法。
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叫做「團隊的訓練」。這些不同背景的人平常都是講不同的語言,在這邊我們則設法讓他們有交流的機會。例如成大,我們有一門課叫「CEO」,就是要把不同領域的頂尖人才匯集在一起,例如課程中安排把「CEO」這門課移到戶外去上,一般安排擁有不同背景的人在這裡面,讓大家共同來抒發不同的觀點,提供一個交流的機會,這是訓練、培養一種團隊的經驗,我們認為效果非常的好。
Q5:在這麼多的EMBA學校中,學員們該如何選擇EMBA就讀才是對自己最有幫助的?或者該注意哪些細節,請您與我們分享。
A:我認為各校EMBA都有它的特色,想要就讀的同學應該依照自己本身的需求來搭配學校課程,這樣才能夠獲得更多。想要就讀EMBA,我認為以下幾點要注意:
第一、要事先準備。
在接觸EMBA之前,學子們應該要先做些就讀前準備,例如以前曾經學過的一些基本理論跟實務中所發生的狀況,先回想一下,以方便後續的銜接,這個是進入EMBA第一件要做。
第二、要安排出適當的學習的時間。
雖然EMBA課程基本上是開在夜間還有周末,但是EMBA的課程大多安排的比較嚴謹,不容許缺課太多,而企業裡的中高階主管們常常會有應酬,因此,要修讀EMBA的話,應該事先把時間空下來,做好學習時間上的安排。
第三、開放的學習態度。
當你一進入EMBA之後,你的身分就是學生。在這環境裡沒有所謂的董事長、院長之分,大家都是同學,在這樣的情況之下,希望想就讀EMBA的學子們要擁有一個開放的學習態度,唯有抱持這樣的態度,你才能真正從中去領略、體會更多你平常無法獲得的東西。
Q6:既然依照實際的工作需求是挑選學校重要的依據,那「成大EMBA」適合哪些產業別的人來進修呢?「成大EMBA」所提供給學生們的有什麼地方是不同於其他學校的呢?
A:「成大EMBA」長久以來一直是企業的最愛,這代表我們重要的特色。我們安排不同的課程以及學習環境,讓學生們的學習環境能夠符合企業市場的需要。第一、「成大EMBA」有著非常嚴謹的教學活動。
第二、我們有非常靈活的團隊訓練。「成大EMBA」廣為大家認同的原因,事實上正是因為「成大EMBA」所訓練出來的學生都是非常具有團隊精神的。
第三、「成大EMBA」擁有非常開放的學習環境。不同領域的學生,不同觀念的學生,通通可以在「成大EMBA」得到非常完整的呈現以及交流。我們所提供的不僅是知識上面的訓練,我們也著重於完整人格的培養。反映在課程上的是我們安排了心靈生活上面的培育課程,例如品酒、古董鑑賞,甚至還有宗教方面的課程可以選修,除了提供進修的人在知識上的充實之外,更能夠完整培養出一個健全的靈魂,我想,這是「成大EMBA」最重要的觀念了,也是你選擇成大EMBA最好的理由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