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,台灣的EMBA教育似乎充滿了新氣象。台大正式啟用與哈佛商學院同等級的圓形劇場型教室,台灣終於有了與世界同步的硬體教學設備;台灣科技大學也在年底時完成圓形教室的改建。
EMBA教育發展10年下來,儘管外界有不少質疑聲浪,但台灣EMBA仍不斷尋求創新與突破。過去只有僵化死板的五管課程,現在的學生可透過戲劇表演學習管理;在過去,師資清一色是學校教授,如今不少產業界的資深經理人加入EMBA教學行列,學術與實務之間的距離逐漸縮小。
除了追上產業發展的腳步,台灣商學院更要努力迎頭趕上全球化發展的浪潮。從引進管理大師麥可.波特的課程、提供短期遊學機會、開辦雙聯學位,到全面引進哈佛商學院個案教學。在EMBA即將邁入第11個年頭之際,《Cheers》雜誌以「10年追蹤」做為報導重點,期望監督EMBA辦學品質更上層樓。
今年專刊還有其他幾項特色:
1.兩大調查回收問卷份數創新高:「2007年度EMBA校友/在校生的滿意度調查」的有效回收問卷份數達到3,910份,「3000大企業經理人就讀意願調查」的有效問卷回收份數為772份,是5年來的最高紀錄。
今年我們也特定選出4個具區域特色的EMBA課程,報導如何發展創新的課程內容,例如中興大學EMBA課程就針對台中主流產業──服務業,開發服務業管理的課程。
2.擴大碩士在職專班學群報導:儘管報考人數出現下滑的趨勢,但許多學校的碩專班課程走向專業化、精緻化,在混亂的市場中找到利基點,例如陽明大學醫務管理碩士在職專班、高雄餐旅學院的餐旅管理、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等。如何凸顯專業特色,強化與產業的合作,將是未來碩專班發展的重點。
今年我們特地擴大碩士在職專班的分類,由去年的8類增加為10類,新增傳播與觀光休閒兩大類,希望提供讀者更完整的資訊。
3.亞洲商學院崛起:繼去年《Cheers》雜誌赴美專訪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、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等頂尖商學院院長,第一手報導全球EMBA最新趨勢之後,今年我們將焦點轉向快速崛起的亞洲商學院,專訪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院長陳家強、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院長柯理思。
在這波亞洲EMBA教育熱潮中,鄰近的香港與新加坡商管學院,善用在地優勢,積極拉攏中國大陸經理人前來就讀,另一方面抓住歐美頂尖商管學院亟欲進入亞洲市場的契機,與世界名校建立合作關係,他們的經驗值得台灣商管學院借鏡。
面對外界環境快速的變化,終身學習已是未來趨勢。不管是EMBA或碩士在職專班,問題不在於有沒有人要來念,更應該要問的是,學校要提供什麼樣的課程給需要的人。